
田园牧歌:我们到底需要田园城市,还是都市乡村?
编者按:早在19世纪末,英国著名社会活动家、城市学家、风景规划与设计师埃比尼泽·霍华德(Ebenezer Howard,1850~1928)就提出了“田园城市”的概念和理论,希望“田园城市”成为改变城市膨胀和生活条件恶化的一条和平道路。对于多数国内城市来说,田园城市的口号近年又被频频提起,而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,投资“都市乡村”或许更加现实一些。
城市化不是消灭农业和农村,而是诱导农业从经营理念到操作方式等方面的创新,实现城乡关系的日益融合,真正把城市与农业、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密切联系起来。
田园牧歌应是未来都市中活着的都市乡村:具备现代化的设施标准、服务标准;保留乡村田园风光;提升传统农耕的体验性和参与性;增强高科技农业展示。重庆市江北区双溪村的田园牧歌正是这样一个生动的案例。

“解放碑的钟声还是按时敲响
码头的船再小也会荡起波浪
船没得(dai)桥多
雨也没得(dai) 雾多
看着汽车从那屋顶上的公路经过
冬天有着夏天路边时的甘露
夏天有着冬天烤火时的温度
棒棒儿从来不怕热
贼娃子从来不怕黑
男的不服输
女的也不会哭
所有麻辣调料到了这里都是大补”
2006年,一部剑走偏锋的小成本电影《疯狂的石头》使中国西部唯一的一个直辖市——重庆以一种不一样的耀眼光芒吸引到人们对它的关注。同样是西部不容小觑的大城市,成都是“天府”,而重庆却是“山城”。我们不禁思考,同期拿到城乡统筹配套改革试验点这件“黄马甲”的两个城市,地域距离上也仅仅相隔300公里,在发展路径上又该如何形成各自的特色,在巴蜀大地上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呢?……

时任重庆市委书记汪洋视察双溪村
江北区属于重庆都市区(重庆主城区),位于长江、嘉陵江交汇处北岸,东南西三面分别与巴南、南岸、渝中、沙坪坝四区隔江相望,北与渝北区接壤。江北区辖石马河街道、大石坝街道、观音桥街道、华新街街道、五里店街道、江北城街道、寸滩街道、铁山坪街道、郭家沱街道9个街道及鱼嘴镇、复盛镇、五宝镇3个镇。重庆整个农村面积大,江北区的农村面积却小,自然它的产业重点也不在农业上。
……
双溪村,是当时江北区仅剩的“城边村”——都市近郊的乡村。如果说这次为江北区所托的其他的4个规划项目都还是多少带有城市规划的印记,双溪村则是明显带有乡村基因的城乡统筹项目。
2010年6月18日,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。彼时的双溪村已经被划入两江新区。双溪村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试点工作,经过3年的努力,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高度赞扬,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原重庆市委书记汪洋、市长王鸿举多次来双溪村调研,农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,以奶牛养殖和水果、花卉、特色蔬菜种植为主的休闲观光体验式现代都市农业蓬勃发展。目前,全村奶牛饲养规模达到6000头,种植牧草1500亩,仅此一项可带动全村200户农民年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。已建和在建10万吨优质乳品加工厂、牧草科技园、光大葡萄园、远辉苗木园等项目,休闲观光旅游和现代都市农业正在逐步形成。二是农民收入普遍提高,村容村貌得到明显的改善,民生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。2009年,村民人均收入已经突破8800多元,比重庆市平均水平高出3800元之多。全村5年来新修村道8.5公里,人行水泥路35公里,高位水池210立方米,公共服务中心740平方米。村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%。低保户、五保户全部应保尽保。五年时间,双溪村成为国家科技部“科技示范村”“重庆市新农村建设十佳示范村”,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典型和样板。
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双溪村田园牧歌模式
农业大国的中国,农民理应共享改革成果。城市规划理论的奠基者霍华德曾明确倡导“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”;西方经济学家芒福德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“城乡有机结合”的思想,认为城与乡应该有机结合在一起,通过城市的带动作用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,使全部居民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到真正城市生活的益处。很有幸我们在双溪村的探索实践不失为一条可鉴之路。